证券投资机构普遍开始关注ESG/绿色投资,16%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在尚开展相关实践的机构中,超过半数(56%)未来1-2年将有所行动。
近年来,ESG备受关注,我国投资机构纷纷开启ESG和绿色投资实践。
2020年3月31日晚,中国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了《中国基金业ESG投资专题调查报告(2019)——证券版》。
该调查报来源于,2019年7月协会面向全行业公开发布2019年度中国基金业ESG与绿色投资调查问卷(证券投资版)。当年10月,一共有324家机构填写了问卷。
报告显示,证券投资机构普遍开始关注ESG/绿色投资,16%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多从研究入手,近八成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在未开展ESG/绿色投资实践的投资机构中,84.6%已对ESG/绿色投资有所关注;
根据机构计划,未来1-2年,在尚开展相关实践的机构中,超过半数(56%)将有所行动。
报告指出,证券投资机构开始关注ESG议题对投资回报的实质性影响,降低风险(85%)是采纳责任投资的首要驱动力,顺应监管趋势(67%)和获取超额收益(65%)是位列第二和第三的驱动力。
相比于中国责任投资论坛2017年调研结果,证券投资机构已经从为社会创造价值和响应政府号召,逐步开始关注ESG议题对投资回报的实质性影响。
其中,相对而言,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更关注ESG/绿色投资带来的超额收益,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更关注ESG/绿色投资降低风险的作用,这可能与私募证券基金更加严格的仓位控制要求相关。
境内境外投资机构比较,境内证券类基金管理人在ESG/绿色投资方面体现出积极行动,外资证券投资机构在ESG/绿色投资制度、流程和工具方面相对更完善。
报告显示,所有已开展ESG/绿色投资实践的机构(52家,100%)都认为,股类资产收益易受ESG指标影响,但是其中仅有35家(67%)对股类资产运用了ESG或绿色投资策略;
有30家(58%)投资机构认为债类资产收益同样容易受到ESG指标影响,但对债类资产运用了ESG或绿色投资策略的仅有4家(8%)。
类似地,尽管有34家投资机构认为ESG/绿色投资“可以带来一定超额收益”(8家将该因素视为首要动力),但并非每一家都开发了ESG/绿色投资产品;有5家(15%)表示没有在基金产品中应用过ESG/绿色投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类投资机构在ESG中最关注公司治理因素,其次是社会因素,最后是环境因素。
在沟通中最关注环境议题,其中,外资更关注公司治理、气候变化和绿色标识(如贴标绿色债券)的技术标准在ESG/绿色投资组合管理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管理的手段。
一个应引起重视的是问题是,认知不足、缺少可靠的ESG信息和数据来源以及缺少评估方法和工具是证券投资机构开展责任投资的最大挑战。
此外,有212家机构(65%)认为,可靠的ESG数据来源是证券投资机构开展ESG/绿色投资的第二大挑战。
调查对象中共有23家机构填写了ESG/绿色投资相关产品情况,共计39只产品,规模合计约646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7家外资机构(30%)的14只产品(36%),规模小计284亿元人民币(44%)。
从基金类型来看,以股票型基金为主,共计22只,占比56%;其次为混合型基金,12只,占比31%;另有4只ETF型基金和1只债券型基金。
那么,ESG对投资业绩有没有帮助?
报告显示,从产品发行至今的投资回报率来看,绝大多数的ESG/绿色投资基金产品的回报高于基准(30只,79%),3只(8%)与基准持平,5只(13%)低于基准。